『2006年國家劃下「十八億畝」耕地保有量的紅線,為不可逾越的糧食安全底線,而中國實有耕地總數就是十八億畝,其中受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面積達三億畝,占百分之十七;百分之二十的用糧靠進口;
建國初期擁有一百一十二億立方米森林,到今天只剩餘十二億,僅夠維持六年;除西南、東北及天山山脈等地還保存有少數的原始森林外,其他地區的森林全部退化;
全國荒漠化土地面積三百六十七萬平方公頃,占國土面積百分之三十八·二,每年以三千四百三十六平方公里的速度在不斷擴展;沙漠正在逼近、包圍北京,只剩下不足七十公里,遷都就在眼前;
九〇年代全國有兩萬七千多條河流死亡,整個西北、華北已無一條常流河;中國七大水系全部嚴重污染,全國有三·二億人飲用不安全的食水;淮河已經被稱為「死亡之河」,長江在十年內,水系生態瀕臨崩潰;
全國大範圍、大面積空氣不達標,數以億計的人口暴露在嚴重污染的空氣之下;每年導致三十五萬至五十萬人過早死亡;二〇一〇年一百二十餘萬人死於空氣污染;
中國煤炭剩餘儲量九百億噸,可供開採不足百年;石油剩餘儲量二十三億噸,可供開探十四年;但是中國耗能高、效率低,二〇一二年消耗世界百分之二十能源,單位GDP能耗是全世界平均的二·五倍、美國的三·三倍、日本的七倍。』*
蘇曉康在《鬼推磨,中國魔幻三十年(1989-2019)》這本書中,引用了二〇一四年春凱迪網路上的這一份資料,顯示中國在過去30年間的經濟發展,對環境造成的巨大影響。
針對森林退化的問題,特地查了一下網路的資料。依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資料,中國森林的面積從2014年到2019年,一直都保持在2.204462億公頃。森林覆蓋率由新中國成立時的8%,到2018年改善到23%。森林的存量175億立方米。中國的林業用地在2014年到2017年都維持在3.1259億公頃,2018和2019經努力造林,增加4.9%至3.2800億公頃。** 這些數字和蘇曉康所引用的外媒資料,可以說是南轅北轍。
依網易新聞的估計,中國在秦漢時代的森林覆蓋率約40%-50%,新中國成立時為13%,在「超英趕美」、「大煉鋼鐵」、「以糧為綱」、「自力更生」等口號之下,森林被大量砍伐,到了1970年中期,森林覆蓋率已經降到了8%。1984年出台的「森林法」,規範了森林的砍伐並鼓勵造林,森林覆蓋率到了1998年恢復到了14%,但是自然林佔不到三成。人工林在水土保持和環境保育上遠遠比不上自然林,而且很多人工林的存活率並不高,或許在面積上在近年已經到了23%,但是實際效果要打很大的折扣。***
以三北防護林工程為例,植木存活率才15%。因為土地乾燥,選擇了深根性的樹種,但那只是延後了其死亡的時間而已。而且,不當的植林,遮擋了光照,並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危害當地淺根性植物的生長,甚至在陝西的植林區造成植被減少30%的生態問題。***
而在當中,中國在近年改從國外進口更多木材來替代對自己森林的砍伐,但以其級量,造成對其他國家的森林的壓力,是難以想像的。
中國為了經濟發展,犧牲了環境,並不只是陷中國人於生存的危機。環境的外溢效應,對臨近的區域或國家,也會造成影響。污染的空氣透過地球自轉和氣流,污染的水岸透過循環的洋流,讓太平洋地區的人都無法置身事外。
雖然蘇曉康的著眼點在於政治,但是政權會來會去,而至於環境破壞所造成的深遠影響,可能是幾代人都償還不了的沈重負擔。
經過荒唐文革、人禍饑餓、血腥鎮壓等等苦難,中國全力只拼經濟,努力填補物慾的溝壑,造成社會上各種光怪陸離的現象,有識之士難道不知道他們失去了什麼嗎?
中國的經濟,已經魔幻式地進步了30年,現在才回頭反省,會不會太晚了一點?但是如果現在不回頭,環境可能永遠再也回不了頭了。
*:《鬼推磨,中國魔幻三十年(1989-2019)》,蘇曉康 著
**:〈2019年国内外森林资源分析:全球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中国是全球人工造林最多的国家[图]〉,產業訊息網
***:〈中国的森林,比你先秃了〉,網易新聞
P.S. 幾個主要國家的森林覆蓋率
(主要用產業訊息網的資料,台灣的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日本 68.5%
韓國 63.4%
台灣 60.7%
印尼 49.9%
俄羅斯 49.8%
巴西 38.9%~43.9%
加拿大 38.2%
美國 33.9%
德國 32.7%
泰國 32.2%
法國 31.2%
印度 23.8%
中國 23%
澳大利亞 16.3 %
2021/6/10 鬼推磨,中國魔幻三十年(1989-2019) Dama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