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遼寧的錦州,就必須嚐一嚐榮鵬呼餅。
據說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當年出兵遼西新敗於錦州。在轉進之時,吃了土豆(馬鈴薯)豆角(長豆)炖排骨和呼餅,軍心因而大振,將士用命,順利攻下了錦州城。
我知道東北炖菜的大份量,特地問Waitress可不可以點小份的,怎奈被大氣的東北人直接拒絕了。
當土豆豆角炖排骨端上來的時候,我還真是有點傻住了,根本就是一大臉盆,一個人完全不可能吃得完。
我勉強只吃了約五分之一,剩下的打包帶走。回到大連的住處,搭配台灣的有機米再吃了一餐,剩下的就塞滿了三個大便當,隔天帶到辦公室。
還好大連的同事很捧場,三個便當都有人願意幫我吃,我就不必連續五餐都吃一樣的土豆豆角炖排骨了。
呼餅的創始者,是被明朝流放到錦州古城附近的浙江人瞻越。他把土豆、豆角、寬麵和排骨炖成一鍋,因為趕時間,就把桿好的薄麵皮直接蓋在鍋裏蒸煮。所以炖菜好了,餅皮(呼餅)也同時熟了。出乎意料之外,炖菜和呼餅,大受新敗的努爾哈赤將士們的喜愛,這道美食就因此源遠留傳了下來。
錦州位在渤海灣西北側的遼西走廊上,是出了山海關,連接中原和東北的重要孔道,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1622年努爾哈赤攻下錦州城,1625年,明朝袁崇煥反攻附近的寧遠,把努爾哈斥逼回盛京瀋陽。只可惜袁崇煥錯殺在鴨綠江外遷制清軍的悍將毛文龍在先,而崇禎皇帝又聽信讒言凌遲了名將袁崇煥於後,明朝國祚自此急轉直下。
錦州附近的古戰場比較分散,大部分的古蹟據說都已經拆除殆盡。站在錦州的凌河河岸,只知古代在附近一帶曾經殺聲四起戰鼓連天,可是卻不知從何處去憑弔紀念起。如今歷史只剩下眼前一鍋香噴噴的炖菜和一盤薄薄的呼餅,怎叫長眠在此的千古英雄死而瞑目呢?
努爾哈赤在退守盛京瀋陽之後沒多久就病死了,大凊的統一功業終究沒在他手中完成。看來好吃的炖菜和呼餅,只能幫忙去一鼓作氣攻下錦州城,但畢竟還是不足以逐鹿中原而得天下了。
2016/5/8 榮鵬呼餅 Damakey
- Jul 03 Sun 2016 09:05
榮鵬呼餅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