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和他的朋友雨果,駕船到挪威的外海,目標是要捕釣格陵蘭鯊魚。

 

『通緝令:一條中等大小,長三到五公尺,重約六百公斤的格陵蘭鯊,拉丁學名為Somniosus microcephalus。有著小而圓的鼻子,雪茄狀的身軀,相形較小的魚鯺。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在北大西洋出沒。甚至會到北極一帶浮動的冰原下。偏好接近零度的低溫,但也能適應較溫暖的水域。能潛入一千兩百公尺,甚至更深的海域。下頷的牙齒小如鋸齒,上頷的牙齒同等鋭利,但看來更大,能直鑽入獵物體內,下頷則能把獵物的肉鋸成碎屑。除了鋸齒般鋭利的牙齒以外,牠和其他少數幾種鯊一樣,有著能把體型較大獵物「黏」在嘴上的吸唇。牠們每次交配時,都是一場殘酷的強暴。』*

 

曾有人從格陵蘭鯊的胃囊中發現了『......一頭海豹、八條大型鱈魚,其中一條長達一點三公尺、一條大比目魚的頭顱,以短許多塊鯨脂......*

 

格陵蘭鯊的眼中有長約5公分的寄生蟲,使其處於半盲狀態。腹部外也有大量的甲殻類寄生物。

 

格陵蘭鯊的肉有尿騷味,而且有毒。它們的油脂、血液、肝臟都含有毒素。鯊魚肉中含有氧化三甲胺,是一種神經性毒素,如果生吃或吃沒完全煮熟的鯊魚肉,人就會陷入瘋癲的狀態。

 

格陵蘭鯊和北極熊一樣,位居於食物鏈的最上方,又活得久,生態系中的毒物就被它們濃縮儲存到了油脂和肝臟之中,如果其他生物攝取了,可能變性或致癌。它們的屍體,是大自然中等同是一級有毒的廢棄物。

 

格陵蘭鯊巨大的牙齒,在胚胎早期在子宮中就發育了。它們在子宮中,把其他同為胚胎的兄弟姐妹通通吃光,然後強悍地單獨誕生到這個世界。

 

有些格陵蘭鯊會游過白令海峽,和大西洋的鯊魚互動。它們一般在50公尺到200公尺的淺層海活動,在2個月的時間內,可游上1000公里。可以深潛,潛到測量儀器可以運作的1560公尺甚至更深的地方。

 

講到下潛,潛得最深的哺乳動物則是抹香鯨,可達到海下3000公尺。抹香鯨的頭部有一個巨大的腔室,儲存了鯨蠟,凝結時增加比重,有助下潛。要上潛就把鯨蠟加熱融化就可以了,好巧妙的機制。

 

格陵蘭鯊活躍在斯堪地納維亞(意思是「撕破、危險、受損的海岸」)半島挪威到北極圏之間,是世界上最大的食肉鯊。(鯨鯊和姥鯊雖然體型更大,但它們只濾食水中浮游生物。而抹香鯨則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食肉動物)。長壽的格陵蘭鯊可能高達400歲呢!

 

鯊魚,格陵蘭鯊是其中一種,被污名化了,其實每年只有1020人受到鯊魚攻擊而死亡。它們腦中的神經路徑,有兩個耳朵和兩個腎臟,和人類是類似的。而我們的手腳是從魚鰭演化而來的。在生態系中,它們的生存就是人類是否永續的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指標。

 

但是,它們賴以生存的海洋,已經面臨污染的威脅。優氧化的海岸,已經形成沒有生物能生存的無氧帶。人類排放到空氣中的大量二氧化碳,持續酸化海水,威脅到甲殻類、珊瑚、磷蝦和浮游生物的生存,然後透過食物鏈威脅到以其為食的魚類。而海洋中浮游生物,生產一半我們賴以生存需要的氧呢!

 

酸化的海水,降低含氧量,進一步影響到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的能力。如果溫室效應達到一定程度,海底和冰層中的沼氣釋出,地球的溫室效應就會迅速如滾雪球一般爆發,那就是地球下一次大滅絕發生的時候了。

 

鯊魚是很頑強的大型動物,歷經火山噴發、冰河時期、隕石撞擊、寄生蟲、細菌、病毒、海水酸化等等大滅絕事件而存活下來。我們擔心鯊魚,擔格陵蘭鯊,倒不如多擔心一下我們人類自己。當我們破壞了地球,強悍的鯊魚應該比人類更有機會存活下來吧!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力特(Heraklit, 西元前535-475)說:「歷史就是一個在海邊堆沙堡的孩子。」這更合適形容一個再脆弱也不過的人類史吧!

 

作者和他的朋友雨果,最終有沒有捕釣到格蘭鯊魚呢?

 

......不告訴你。

 

*:《四百歲的睡鯊與深藍色的節奏》,摩頓·史托克奈斯 著,郭騰堅 

 

P.S. 全篇抄節錄自《四百歲的睡鯊與深藍色的節奏》一書

 

2020/11/20 格陵蘭鯊的思考 Damake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incent.mt.chen 的頭像
    vincent.mt.chen

    vincent.mt.chen的部落格

    vincent.mt.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