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度盤(Tiltmeter)。
傾度盤是郊山林道,在比較陡的路段,擋土牆上可能會看到的東西。用來監控山坡地傾斜度的變量,以期及早撤離或採取預防改善措施。
『傾度盤觀測原理為當建築或結構物發生傾斜時,裝設於牆面之傾斜計亦隨之傾斜,其所產生之傾斜角可轉換成訊號輸至量測儀器而顯示出讀數,由此讀數可計算傾斜量之大小。』*
傾度盤外面扁扁的保護盒,烤漆成搶眼的血紅色,適足彰顯它所在的邊坡,是危險的。
傾度盤是監測山坡地最簡單、最直接的儀器,其他的還有*:
- 傾斜管 (Borehole Probe Pipe):打入邊坡中,以了解不同深度的位置泥土滑動的狀態。
- 水位觀測井:垂直鑽洞,從觀測到水位的變化了解地層滑動的情況。
- 沉陷觀測釘:在不同的地釘下數枝觀測釘,觀測它們與地層比較穩固位置的基本釘相對的沈陷量。
- 裂縫計(Crack Gauge):量裂縫大小。
- 荷重計(Anchor Load Cell) :荷重計是用來裝在預力地錨上的儀器,可以了解地錨的預力是否已達到足夠降伏應力的程度。(所謂「預力」就是預先施加的力,預力地錨就是預先透過地錨施力,如果地層滑動拉扯地錨,地錨可以產生足夠的應力予以防止。
對邊坡的分級管理,最早是主管全國公路的交通部公路總局,將其所管理的道路邊坡,『依不穩定徵兆明顯性將邊坡「定性」分為A、B、C、D級4個等級進行管理,A級表示邊坡有明顯不穩定徵兆,D級則表示不明顯,目前A級邊坡數量有145處、B級32處、C級745處、D級480處,共計列管1,402處邊坡,…..』**
為了進一步加強A、B級道路的管理效率,也為了避免太過主觀的判斷,交通部在2017年更引進了「落石災害評分系統」(Rockfall Hazard Rating System,RHRS),在評估處理道路山坡地的處理優先順序時,,用兼具「定性」和「定量」的衡量方法,納入以下諸多的參數:地形特徵、地質狀況、邊坡植被狀況、排水設施、氣象加權、近三年平均落石坍方歷史、落石坍方規模大小、交通流量狀況、道路寬度及腹地有無、區域聯外交通影響、現有防護設施加權等等。***
台灣的山脈才約200萬年,以地球形成的尺度來看,是相對年輕的,地質先天是多變脆弱的任性。加上大量的開墾,造成水水保持不良,後天的施虐加重了崩塌的可能。
在林業無利可圖之後,林務局放棄了一些難以養護的林道,上面長回了樹木,自然而合理。預先將居民遷離有土石流危險的區域,那麼類似高雄小林村的悲劇就可以避免了。
把道路開到地質脆弱或邊坡較陡的地區,是我們對大自然大膽的進犯,要有被反噬的心理準備。走在邊坡分級為A的道路,就得特別留意才好。
*:〈邊坡監測設施介紹與應用─以藤枝林道地滑整治規劃為例〉,林中村等合撰,《台灣林業》 一○○年六月號 三十七卷 第三期,林務局
**:〈公路總局邊坡管理分級並導入科技巡檢之成果與說明〉,交通部新聞稿,108年4月23日
***:〈落石災害評分系統於省道邊坡分級管理之應用〉,陳進發 ,臺灣公路工程第 44 卷第10 期 民國 107 年 10 月
P.S. 照片攝於台北大湖,內溝溪上游的大湖路邊。
2021/6/18 傾度盤 Dama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