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茶和綠茶的區別,最主要的是「發酵」程度。紅茶是全發酵茶,而綠茶是不發酵茶。介於中間,還有所謂的部份發酵茶。
這裏所謂的「發酵」,是指兒茶素氧化酵素氧化兒茶素的程度。綠茶就是用加熱的方式,快速使得這種氧化酵素失去活性,因此可以保留最多對人體有益的兒茶素,所以叫做「不發酵」茶。
釀酒是用酵母菌這種微生物來進行發酵的。這種發酵和前述紅茶的發酵機制是完全不同的。
在茶葉中,唯二有靠微生物發酵的,只有黑茶(普洱茶等)和黃茶(君山銀針等)而已。
黑茶和黃茶,是在炒菁抑制兒茶素氧化酵素的「發酵」作用之後,(所以是「不發酵」的綠茶),靜置由微生物發酵而成的(所以稱為微生物「後發酵茶」)。
依照「發酵」程度,整理如下:
A. 全發酵茶(紅茶)
採摘後的茶菁經過萎凋與機器揉捻,接著靜置讓氧化酵素(發酵)至葉片外觀呈褐色,最後進行乾燥。
- 中國式紅茶(功夫紅茶、小種紅茶)
- 英國式紅茶(傳統製法紅茶、非傳統製法紅茶)
B. 部分發酵茶(中國茶)
氧化酵素作用到某個程度後,再經加熱處理使酵素失活。
- 烏龍茶(部分發酵,也叫青茶)
- 包種茶(輕發酵,也叫青茶)
- 白茶(弱發酵)
C. 不發酵茶(綠茶)
- 中國綠茶(炒菁,後發酵茶,微生物發酵)
1.1 黑茶(普洱茶等)
1.2 黃茶(君山銀針等)
- 日本(綠茶,蒸菁)
泡紅茶的水,硬度要適中才好。硬水中的鈣、鎂離子會和單寧酸結合,産生茶湯中的水色、滋味與香氣。
用太硬的水泡紅茶,水色為偏黑的暗紅色,色味與香氣略弱,而濃厚度偏高。
用太軟的水泡紅茶,所泡出來的水色明亮,但香氣表現過於突出,平衡感不佳。
泡紅茶要避免用鐵壺,鐵離子會和單寧酸結合,水色會變深,味道也會不好。
紅茶中的兒茶素是一種酚類和抗氧化劑,可以幫助中和身體內的自由基。(當然,沒有「發酵」的綠茶含量更多,只是紅茶對腸胃比綠茶溫和)。
咖啡因利尿提神。
茶胺酸可以安神,產生放鬆的效果。
除了咖啡,多飲一杯茶,放鬆一下自己,可以活得更好,活得更久喔!
P.S. 整理摘錄自《紅茶大事典》,日本紅茶協會 編,高智賢 譯
2019/1/8 多飲一杯茶 Dama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