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員林走到溪湖,選擇比較小的道路鳯瑤路,和黃三元的故居不期然相遇。
誰是黃三元呢?
『黃三元在軍中退伍時,開始展現他美妙的歌喉,經常在西餐廳駐唱,與當時歌星「文夏」「張琪」同台演出,嶄露頭角,以一曲「素蘭小姐要出嫁」風靡全台,傳頌一時,被喻為寶島歌王。』*
黃三元故居,是黃三元的父親黃義蓋的。他的父親在日治時代擔任台糖總代,富甲一方。黃三元的兄弟,有縣議員,有公股銀行總經理,有任職橡膠公司和彰化水利會的,可以說是一門臺灣早期財大勢大的家族了。
故居蓋於1939年,時值是日本統治台灣的第45年。
日軍在當年攻佔了中國的潮汕、欽州、防城、南昌。
西班牙發生內戰。
義大利入侵阿爾巴尼亞。
德軍佔領了斯洛伐克和波蘭。
蘇聯入侵芬蘭。
「暹羅」改名「泰國」。
總而言之,1939年是世界的多事之秋,但有錢的黃家,居然在台灣烏溪(大肚溪)之南、濁水溪之北的彰化平原中央,蓋起了融合了西洋與東洋建築格式的大宅。
當時的台灣,除了在前一年1938年2月23日被從南昌、漢口起飛的蘇聯志願軍飛機小小轟炸了台北松山和新竹之外,台灣面臨盟軍的主要轟炸,則是在1941年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後。
所以,1939縱是世界的多事之秋,但是對於台灣,則是相對是平靜的時候。富有的黃家會在那時起建大宅,也就不足為奇了。
據說當時花費的建造成本,約當是二甲地的價值,凸顯黃家的財力。
現在於附近求售的農地,一坪約新台幣1.5萬左右,二甲就是將近九千萬元(8,802=2,934*2*1.5)。不是一個小數字。
漢人到台灣租田墾殖,每個人大概可以分到「一犂」,就是一個人用一張犂以當時的生產力可以耕作的最大範圍。「一犂」就是五甲,二甲就快要半犂,可以養活一家大半的人口了。
雖然黃三元故居的建築沒有直接受阻於戰爭,但是當時日本軍方鼓勵房子有淺綠、土黃等俱防空概念的顔色,黃三元故居保留的土黃色外牆,就是間接受戰爭影響的證據了。
農地的寶貴,在於其驚人的生產力。如果以種稻為例,一粒稻穀經過分蘗生長,共可結出約742顆稻穀。一碗飯約1,000顆米煮成,742顆就是一碗的七分滿。一粒稻穀可以產生742倍的生產,煮出來是一碗快八分滿的飯,很驚人吧!**
相信,這也是農業社會可以餵飽更多的人,在過去可以興盛的秘密吧!
曾經倍受寶貝的農地,如今依舊價格不斐,可是現在還是農民的至愛嗎?
已經很老的老農民,謹守著田地,縱然後繼接耕無人,身體也已經年邁,但依舊堅持親自下田的,比比皆是。對於土地,可以說是一往情深,令人感動。
可是在溪湖附近,我發現有農田把污染了的黑色圳水,居然引到稻田裏去補充灌溉了。
縱使灌溉用水被工業廢水污染在先,農民也是受害者,值得同情。但是看那污染已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繼續灌溉,沒有人出來處理,那麼就很不對了。
污染水所種出來的米,下了誰的肚子呢?
污染了的農地,也會失去能生產742倍純淨米所俱備的價格吧!
而或許,貧賤的穀價,已經大大貶低了農地在農業生產上所賦予的價值。或許有些農民已經不再在意,這些農地是否能被永續做為農業的用途,污染一下也就沒有什麼關係了。
再回到污染米流向的問題。如果不是道德良心有所崩壞,會有人不在意別人吃到嗎?
那黃家人為了蓋大房子所賣掉或少買入的二甲田地,不知道今天是否也在污染的範圍內。
雖然表面看起來污染的範圍並下太大,但是就像玻窗理論一樣,道徳良心明顯的小小破損,一開始都不被視為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我只希望,那黑色的污水,只是難看而已,吸收進稻穀裏,人吃了不會有什麼問題。
當然,農業用水被污染且繼續導入農田灌溉,在台灣,彰化的溪湖並非孤例。
慎重選擇米糧的生產來源,大概也是身為消費者唯一能做的,但是那樣也會傷害到沒有品牌的農民。
我相信,當時住在黃三元故居的寶島歌王,應該沒有我們現在的問題。
故居會頹圮,沒有永續經營的農田終將變為荒地。就這樣吧!
路線:員林-埔心-溪湖。
距離:11公里。
難度:鄉鎮道路,有點曬。
景色:普通。
P.S. 現在種稻能賺多少?一甲地四個月一期可收稻穀8,400公斤,以一公斤23元收購價格,共可收入19.3萬元。扣除種苗費、肥料費、農藥費、工資、其他材料費等等費用9.8萬元,約剩9.5萬元。*** 一甲地6個月一期的地租是3萬到4萬,如果是租地來種稻,一甲地一期淨利就只有6萬左右了。如果要年薪百萬,一年做兩期,那麼就得租管將近10甲的水田,這還沒包括風災、蟲害等風險。種田好不好賺,自己想囉。
*:黃三元故居https://town.chcg.gov.tw/puxin/07other/main.asp?main_id=12496
**:幾顆穀子種出一碗飯http://a-chien.blogspot.com/2011/11/blog-post_12.html?m=1
***:一甲地稻米有多少http://lgjuan.blogspot.com/2016/06/blog-post.html?m=1
2019/2/13 黃三元故居 Dama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