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茄冬 

學名:Bischofia javanica 

葉下珠科 PHYLLANTHACEAE 重陽木屬 BISCHOFIA

茄冬又稱重陽木,全島低海拔常見。原隸屬大戟科,目前也搬到葉下珠科。

喬木;莖光滑。3出複葉,互生,小葉卵形或卵狀長橢圓形,先端尾狀突尖,小圓齒緣;葉柄長8-16cm。圓錐花序腋生。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萼片5;雄蕊5,具退化雌蕊。雌花萼片5,早落;退花雄蕊5或缺,柱頭3歧。*

2022/9/23 攝於台北市仁愛路旁,海拔10公尺。結實累累,三出複葉很漂亮,樹幹頗粗老。

茄冬是抗風、耐污染很容生養的樹種。壽命長,又被稱為重陽木。根鑚得深,有很好的水土保持效果。葉子曬乾可代替茶,也可用來燉雞;種子可醃漬食用。木頭深色紅紋理又細緻,以前(花蓮)原住民用其挖出獨木舟,但是木質潮溼不好處理,對漢族而言無多太大的用處,因此全台留下不少而長成為高大的老樹。

在台灣西側低海拔地區很容易看到茄冬樹。茄冬樹也是我小時候的記憶,記得枝條有點脆,果子澀澀的,所以先入為主以為茄冬樹是漢族生活圈的特色。

有一次去花蓮,走了「佐昌」步道,才赫然發現,茄冬樹也很原住民。

佐昌步道那附近一直下到花蓮西邊(今花蓮體育場附近),在清代叫Dagubuwan (達固部灣,在清代的文獻上稱為「竹窩灣」),是原住民撒奇萊亞族的大本營。

西元1878年,發生了原住民抗清事件,住在花蓮平原北部加禮宛的噶瑪蘭族和撒奇萊亞族聯合起來對抗有七腳川社(南勢阿美族)幫助的清兵,敗走之後,兩族就隱姓埋名在阿美族的庇護之下。

當時撒奇萊亞族的頭目及頭目夫人,就被清兵綁在撒奇萊雅族稱為Sakol的茄冬樹上,凌遲至死的。

後來有些撒奇萊雅族回來了,建立了一個小部落,叫Sakol,據說就是為了紀念在茄冬樹上犧牲的頭目及頭目夫人(平地人稱Sakol為歸化社,規模已經比事件發生之前小很多了。)

現在花蓮當地的佐昌步道,是日本人取的名字,也源自撒奇萊亞族所稱的茄冬樹(Sakol)

『日本人依照 Sakula(按:應該就是Sakol加一個a的尾聲)的音,將地名改稱為「佐倉」(sakura,其中佐,日文讀作Sa;倉,日文讀作kura,它的讀音跟櫻花一樣,但與櫻花沒有關係)*

佐倉讀起來很有日本味,但其實骨子裏很原住民。

原住民的信仰,一般認為萬物有靈,會崇敬長得又老又高大的茄冬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茄冬樹,也是在阿里山地區邵族的聖樹,在他們的傳說裡,平地人是神靈用茄冬樹的葉子變成的。茄冬樹分佈在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低海拔,邵族的傳說,也是對生態環境的觀察。

*:說明資料來自福星花園

**:〈被遺忘的「奇萊」——「沙奇萊亞」歷史溯源〉,潘繼道,南方電子報

2022/9/23 茄冬 Damake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incent.mt.chen 的頭像
    vincent.mt.chen

    vincent.mt.chen的部落格

    vincent.mt.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