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到有一位阿伯從料理亭裏端了一個滿盛的大碗公出來,飯的上面鋪了肉和青菜,頗為豐盛,我就告訴裏面負責烹調的阿姨,也來上一碗。

 

阿姨用原住民腔調說,那是員工餐。然後要我參考一下料理亭窗口上的菜單。

 

那阿伯推薦說,吃紅藜麵吧!只有在這裏(原住民村落)才吃得到的。

 

原住民阿姨也跟我強調說,紅藜對身體很好,那個麵是他們手工做的。我當然就從善如流了。

 

那位阿伯,是北科大的老師,在多良這個原住民部落,已經做了超過十年的志工了。

 

話說是200988日的莫拉克風災,從山裏沖出了超過152萬噸的漂流木。為了廢物利用並且輔導原住民就業,在各界的支持下,於2011年正式成立了「向陽薪傳木工坊」,訓練原住民和他們的子弟木工的技術,給他們釣竿而不是魚,讓他們可以自食其力。

 

所以那位阿伯,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投入了志工的行列,每個月有幾天的時間,就留在台東的多良村落幫忙。

 

「向陽薪傳木工坊」利用的是一個當時已經變成廢墟的小學,位置在一個山坡上,俯看著太平洋。料理亭旁的憑欄的坐椅,在巨大的雀榕及茄苳樹框合下,就是一個絕佳的海景。

 

我問阿伯,為什麼要跑那麼遠的地方做志工呢?他黝黑的臉孔淡定地微笑著說,喜歡看這裏的海。

 

他指向茄苳樹和雀榕之間的憑欄處說,那個位置最好。在這裏,只要坐著發呆就很好。

 

......

 

此時,殘葉跟著輕風在原木桌上落下,面對那一片湛藍以至有點背光的景,我的存在有些跳tone,久久無法沈澱的心情,加深了我世俗的罪惡感。

 

紅藜麵來了,就剛好端放在二片殘破的落葉之間,好樸美。裏面的山豬肉出奇平淡,襯托出濃濃的湯頭,而我想麵條上的暗色斑點,應該就是紅藜吧!

 

在用餐區旁有個觀景的木製平台,上面竪起了一對不銹鋼彎製的翅膀。人站在前面背著無邊的海,就可以照出天使張著翅膀的意象。

 

阿伯說那一對翅膀是他創作的。

 

這個原住民村落叫Calavi 瀧部落,傳說山上一條蛇長了翅膀,後來做亂被村民趕到海裏面去了。山裏蛇的棲地本來有一個很大的瀑布,後來蛇被趕入海中之後,水量就愈來愈小了。而那對翅膀代表的,就是那條蛇飛翔的意象了。

 

木工坊一個月的開銷要好幾十萬。料理亭固然有些收入,但也是讓原住民阿姨有個工作而已。木工的產品在網路上有賣,但為了收支平衡,目前還是得仰賴政府的支助。

 

我指著標示每次要收費10元的厠所。阿伯苦笑着說,多良車站的廁所一度壞了沒有修,遊客都踴了上來,結果光一年抽水肥的費用,都要20萬呢!我真是吃米不知道米價呀!

 

阿伯說,那些木作的台子,也是花了二十萬蓋的,已經算很省錢了。現在有些損壊,打算近期拆掉重建,整理之後,以後要開始收取可以抵消費的入園費。

 

我看到大部分遊客,只是拍拍照,既不買木工作品,也不吃東西。木工坊維持起來應該很吃力的吧!尤其政府在支持將近10年後,正在考慮不再補助,希望木工坊能自立自強,那經營的壓力就會非常大。

 

「向陽薪傳木工坊」就位在多良觀光火車站上方幾十公尺的山巔上,但是大部分的遊客就只在觀光火車站拍照打卡,頂多在那兒的攤販買點小食就走了。我還是因為想看看部落裹的教堂,才走到上面去而意外經過的呢!真是令人對他們未來存續的經營,揑上一把冷汗。

 

在小學教室改成的木工作品銷售處,喝了一杯現磨的美式咖啡,偏淺烘焙,味道還算中規中矩。

 

磨石子的地板,是小時候的記憶。服務人員說,剛成立工作坊的時候,教室可以說完全是一個廢墟、可以賣錢的鋁製格窗,早已不翼而飛,還是後來花錢買來重新裝上的呢!

 

他們也很好奇我是怎麼從多良觀光車站走上去的,因為他們也正在思考,怎麼把標示做得更好,吸引更多遊客在看完多良觀光車站之後,願意再走上去到木工坊。

 

我倒覺得,怎麼把多良觀光車站、木工坊以及部落,做好整體的規劃,讓遊客可以走上一圈,才是正道。但是,Calavi 瀧部落的原住民,似乎蠻保守的,不太希望外界太打擾。這就需要好好溝通了。

 

位在更高的山麓上的部落裏,各有一個基督長老教會教堂和天主教的教堂,小而美,其他的就是平凡的民屋。當地地質不穩,看來要在山上蓋有號召力的標誌性藝術建築,大概很難。再開幾條步道,或許可以嘗試;或者,民居可以開放吸引藝術家們進駐。

 

多良的這個部落村,只剩下約百來人,如果不能吸引客戶走上來,社區營造要成功的難度就很高了。

 

我從金崙經過多良走到瀧溪,沿路看到拓寬的海岸公路,居然有不少地方就直接蓋到了沙灘上去了。而為了減緩海浪的侵蝕,就在公路旁窄窄的沙岸上堆滿了消波塊,而且有不少都已經損壞或沒入沙灘內了。令人擔心路基的掏空,應該只是時日而已。海岸公路建設沒有考慮到更久遠的未來,實在無法理解。

 

一塊20噸重的消波塊,包含吊放費用,約莫是新台幣3萬元。海邊數都數不完,而且遲早沒有用的醜陋的消波塊,是我們納稅人的民膏民脂。人家說清廉還比貪污厲害,難道就是這樣嗎?

 

南迴鐵路電氣化的工程就比較聰明,挖了比較多山洞,就算是經過海邊,基樁也都打到山邊的岩石上了。海岸公路拓寬和南迴鐵路新線各玩各的,這也算是另類的台灣奇蹟了。

 

什麼時候,我們才能衷心對大自然感到畏懼,放下「人定勝天」、「工程至上」的迷思呢?

 

我後來才知道,那位志工阿伯,其實是木工坊專案的負責人。比起海岸公路拓寬,他會比較難做,是因為他要顧慮好多,要考慮村民的感受,要考慮怎麼給原住民釣竿而不是直接給魚,要考慮怎麼維繫木工坊的運作。他不能把路拓寬到沙灘上,然後讓未來的子孫去繼續丟下更多的消波塊,一個在太平洋的深溝旁洗錢,繼續怎洗也不乾浄的咀咒。

 

在有一處的沙灘上,堆放了將近500個尚未使用的消波塊,那麼就是約當是我們的1500萬元耶。如果能夠省下來,那麼繼續補助木工坊就是輕而易舉的事了。讓他們有更長的時間去謀求自立,給原住民的是釣竿而不是魚的有意義投資也就可以持續。

 

「人定勝天」就是無所畏。我有所畏於這種無所畏。

 

教授阿伯說,Calavi 瀧部落的「Calavi」就是那一双傳奇的天使翅膀,拍打在水上所發出來的聲音。木工坊的服務人員說,那種聲音很耐聽。我想,那是海邊的小圓石和太平洋擁抱的聲音。它不屬於會讓海洋之心粉碎的消波塊的。

 

路線:金崙-多良-瀧溪。

 

距離:13.8 公里。

 

難度:海岸公路,容易。

 

景色:無敵海景。

 

2020/2/5 有所畏於這種無所畏 Damake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incent.mt.chen 的頭像
    vincent.mt.chen

    vincent.mt.chen的部落格

    vincent.mt.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