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鴉椿
學名:Euscaphis japonica (Thunb.) Kanitz
省沽油科 STAPHYLEACEAE 省沽油科 野鴉椿屬 EUSCAPHIS
野鴨椿,落葉小喬木。奇數羽狀複葉,有托葉;小葉對生,葉卵至卵狀披針形,5-8cm長,3-4cm 寬,先端銳尖,紙質,羽軸常呈淡紅色。圓錐花序頂生,4月花開,花5數,花瓣黃色,甚小。7-8月間果熟-蓇葖果,熟時紅色,內含種子1-3粒,黑色。*
2021/6/1 攝於汐止八連溪上游車坪寮,八連路三段,海拔約430公尺處。野鴉椿已經結了果,要待七、八月蓇葖果熟的時候,才會開裂露出黑色的種,屆時會更好看,我是到得太早了。
查了一下網路上關於野鴉椿名稱的由來,『野鴉指的是它的蓇葖果形狀,活像野鴉停棲在樹梢,也像是鳥禽的鳥腱,所以人們也稱它為「鳥腱花」或「雞腎果」;其枝葉揉碎後有類似「臭椿」的味道,因此合起來稱為「野鴉椿」。』**
野鴉椿喜歡長在富有硫磺的地區,在大台北地區主要分佈在基隆河北岸從大屯山一直到基隆的大屯山火山山系,有地緣關係,在石碇、雙溪、烏來也有一些,台灣中南部則較為少見。但是,野鴉椿並非台灣特有種,在日本、韓國、硫球、中國也有。**
有些人把「鴉」寫成「鴨」,如果從它名稱的由來看來,鴉比較可能停在枝頭上,寫成「鴉」字似乎比較合理,不知君以為然否?
蓇葖果是由單一子房的一個心皮或離生心皮子房發育而成,果實成熟只沿腹縫線或背縫線的一邊裂開,種子含在裏面,看起來就像眼睛一樣,很奇特。要看到野鴉椿的眼睛,那就得等到七、八月了。
*:說明資料來自福星花園
**:〈野鴉椿〉,處處禪機 撰寫,痞客邦
2021/6/2 野鴉椿 Dama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