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血仔
學名:Glochidion hirsutum (Roxb.) Voigt, Hort.
葉下珠科 PHYLLANTHACEAE 饅頭果屬 GLOCHIDION
饅頭果屬中唯一不以饅頭果稱名的,就屬赤血仔了。名稱應來自於藥草名。*
灌木至小喬木。小枝密被白色短絨毛。單葉互生, 長圓狀卵形、長橢圓狀長圓形,長 10-21 cm, 寬 5.5-11 cm,先端鈍或圓,具小突尖,基部鈍形-截形,歪斜;葉兩面主脈、側脈及葉肉上密被白色絨毛;托葉披針形,被白毛。繖形花序,總梗長 1 cm;雄花常生於小枝下部,雌花約 12-14 朵生於上部或同時腋上生;雄花花梗被長白毛;萼片 6,外輪較內輪大,外、內輪皆外面被毛而內面不被毛;雄蕊 5-8,合生; 子房有毛, 5-6 室,圓球狀,花柱合生呈淺盤 形,有密毛,柱頭 5-6 裂;蒴果有白色密毛; 縱溝為 5-6 裂。*
總結赤血仔相對於其他饅頭果的特徵為:1.花繖形花序,具總梗,腋上生;雄蕊4-8 枚(多雄蕊組 ) 2.蒴果被毛。3.小枝、葉及花之萼片之外面皆被毛;花柱淺盤形,與蒴果皆為5-6 裂;子房5-6 室**
2021/6/10 攝於台北汐止八連路二段329巷八連溪旁,海拔約40公尺。具總梗。幼枝及葉脈被白毛,蒴果亦有。葉基部鈍形-截形,略呈心形,先端鈍。唯蒴果縱溝似乎多於6道。綜合硏判,應為赤血仔。
*:說明資料來自福星花園
**:說明資料來自自然攝影中心
**:台灣產饅頭果屬植物 (大戟科) 之分類研究,許媖素 呂福原 鄧書麟 廖政麒,林業研究季刊28(3):49-68, 2006
2021/6/11 赤血仔 Dama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