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阿蘇山是位在日本九州的活火山,因火山爆發而形成了火山臼(Caldera,又稱破火山口)的大地風貌。這樣的火山地形,土壤狀況及地理條件等並不全然適合農業耕作;草生地若沒有經營管理,在自然演替下會逐漸變成森林,因此當地的人們發展出燒草、放牧牛馬以及採草的循環式經營管理,藉以維持草原景觀,並發展農業與畜產業。(中略)

......如今,阿蘇地區草原面積有22,000公頃,為日本國內最大。草原的循環式管理包括24月的燒草、411月的放牧牛馬和910月的採草。』*

阿蘇地區位於日本九州的中央,交通並不方便,冬令時節可能是因為寒冷和大風,上山觀火山的大眾交通工具是停開的。

當地的地下水湧泉十分豐沛,白川還提供下游熊本市約100萬人口的用水。

火山土壤不利農耕,農人經年用草及牛糞改善土壤,並且挑選適合的農作物來耕種。

『阿蘇的農業總產值,稻米與蔬菜各占兩成,畜牧則有五成。許多蔬菜與花卉都利用冷涼的夏天栽種,然後在夏秋出貨,蔬菜有番茄、菠菜、蘆筍、白蘿蔔、高麗菜及草莓等,花卉則以洋桔梗及龍膽為主。

「阿蘇高菜(芥菜的一種)」可以適應火山性土壤及高冷地氣候等嚴峻條件的當地蔬菜。以鹽醃製後的「阿蘇高菜」,與廣島縣的「廣島菜」以及長野縣的「野澤菜」被稱為日本的三大醃製物。』*

阿蘇的肥育牛,是褐毛和種牛,肉和油花分布均勻,甚為符合現今消費者的健康取向。

由於大部分的農家飼養的牛在10頭以下,以放牧為主。而農場的運作,就以稻米、蔬菜、畜牧複合式經營,成為最有效率的方式。

熊本縣阿蘇地區,在2013年被列認為世界農業遺產。

要被認列為世界農業遺產,有一些必要條件。

......依循世界農業遺產的理念,須符合5個認定基準:

1. 保障糧食與生計(保障對當地人的糧食安全);

2. 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功能(農業與環境的共存);

3. 知識系統與技術應用(育種、耕作及灌溉等農業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4. 文化、價值觀與社會組織(農業文化);

5. 傑出的景觀、土地與水資源管理的特徵。......*

林務局在《世界農業遺產,傳承給下個世代的美好農業風景》這本書的新書發表會上,揭櫫了「世界農業遺產」的創始縁由及目的。

『聯合國農糧組織(FAO)於2002年發起的「世界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概念,與2010年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所提出的「里山倡議」,同為維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永續願景提出具體方案,在關注自然生態之保育外,並兼顧居民生活,保存農業生產智慧與文化地景。』**

『除了日本案例外,本書特別收錄臺灣7個案例,分別為吉貝島、坪林、貢寮、吉拉米代、新社、羅山、蘭嶼等,皆是目前里山及里海的亮點區域。』**

農業遺產必是活的,也就是必有須有永續經營的活力才可以,取得認證,往往只是挑戰的開始。

以大家比較熟悉的,也獲得認證的吉貝島、坪林、貢寮三個地方來看:吉貝的石滬苦於沒有維修的傳承;貢寮的水梯田因為缺乏後繼的青壯人力而可能變荒廢;坪林地區努力在擺脫農藥的依賴***,但是新墾的茶園露出黃橙橙的泥土,水土保持似乎有待加強。

環境就像是一個人類賴以生活的提款機一樣,要永續經營,就必須經常向環境去存款,這樣才不會耗竭了環境的資源。

有得有捨,有取有予,才是我們對環境及我們後代最大的慈悲。

「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講的是對環境未來的付出必須優先於我們當下的獲得。

不管有沒有認證,能夠如此永續經營的農業,就是我們最引以為傲的遺產。

我們效法先人們有效的農法,也希望經過維護改良,友善了會接下來會友善我們的環境,那麼我們的後世,也能繼續好好生存下去,並引以為傲。

對於自然環境,不應該是「我來,有見,我征服」,而應該是「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塵歸麈,土歸土。我們就是自然環境,自然環境就是我們,當如是觀之。

*:《世界農業遺產,傳承給下個世代的美好農業風景》,世界農業遺產BOOK編輯製作委員會著,徐中芃

**:「世界農業遺產-傳承給下個世代的美好農業風景」新書發表會https://conservation.forest.gov.tw/latest/0063236

***有機雪山烏龍茶374農藥未檢出http://taipeimarket.ehosting.com.tw/upload/11558582524.pdf

2019/6/27 世界農業遺產 Damakey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incent.mt.chen 的頭像
vincent.mt.chen

vincent.mt.chen的部落格

vincent.mt.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